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企业劳保销售管理办法,以及企业劳保规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第四条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2、关于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内容。这个问题本站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1范围为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切实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3、对于低值易耗品如:线手套、橡胶手套等由部门管理负责人按实际操作需要发放。 如在规定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期内丢失或损坏劳动保护用品,按***统一在总公司有偿购买。
第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法律主观:国家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炊事员白涤卡长袖上衣2件、白涤细布短袖上衣2件、化纤长裤2条等;汽车司机化纤服装1套、线手套1付、普通棉大衣1件等;专职汽车修理工化纤工作服2套、化纤工作帽1顶、线手套1付等;其他。
劳动保护用品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发放范围和方式:劳保用品不得擅自调整发放范围或以现金形式替代。所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来源于国家或省级劳动行政部门认证的生产单位,或经认可的定点经营单位,确保产品安全合格。 杜绝假冒伪劣:严禁购买、分发、使用假冒伪劣劳保用品。
企、事业单位中经常跟班作业的基层干部、安技员按同工种、同劳动条件、同标准的原则发给劳动防护用品;经常到现场设计、检查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干部的劳动防护用品,其发放期限应比一般工种工人延长50%以上;定期或不定期参加生产劳动的干部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由企、事业单位酌情解决。
法律分析:合理发放和使用员工劳动保护用品是保障员工在生产劳动(工作)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劳保用品发放本着安全、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发放。发放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一项预防性辅助措施,不是生活***待遇。发给工人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按照劳动条件发放。
法律主观:国家劳保用品发放标准:炊事员白涤卡长袖上衣2件、白涤细布短袖上衣2件、化纤长裤2条等;汽车司机化纤服装1套、线手套1付、普通棉大衣1件等;专职汽车修理工化纤工作服2套、化纤工作帽1顶、线手套1付等;其他。
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经费人均控制数按每个工种每人每年计算,人均控制在80—140元,其中地质勘探、森工林区、矿山井下最高不超过180元;防寒用品最高不超过80元。超过部分在税后留利或***基金中列支,不摊入成本。
1、【法律分析】:(一)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根据岗位性质及不同的工作环境发放。根据工作环境本着按需发放的原则,发放不同的劳动保护用品。(二)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及使用年限。(三)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工作服、防寒服、反光背心、雨衣、雨鞋、安全帽、劳动保护手套、电工鞋。
2、发放范围和方式:劳保用品不得擅自调整发放范围或以现金形式替代。所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来源于国家或省级劳动行政部门认证的生产单位,或经认可的定点经营单位,确保产品安全合格。 杜绝假冒伪劣:严禁购买、分发、使用假冒伪劣劳保用品。
3、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如下:不得擅自扩大、缩小发放范围或折合现金发放。发放给职工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是经国家或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单位和取得省劳动行政部门认可的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单位销售的安全合格产品;严禁***购、发放、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关于企业劳保销售管理办法,以及企业劳保规定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下一篇
原油销售安全管理制度